自从欧美影子银行体系崩溃在几年前触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影子银行”一直被视为鬼魅。
所谓“影子银行”通俗的讲就是:“不是银行,胜似银行”,从法律主体上看,它不是银行,但完全具备银行对资产和负债进行期限转换和信用转换的功能,其有监管宽松的优势,即节省资本又常常伴随高杠杆,它以高利润率吸引着大批金融机构,而其脆弱性和破坏力常常困扰着监管部门。
一个行业的高利润率往往意味着经济对这个行业的需求非常旺盛,就像口渴反映身体缺水一样。影子银行也是应需而生。随着金融危机后中国国际收支盈余的下降,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流动性越来越依赖金融体系,尽管2004年与2012年整体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相近,但2004年时,实体经济中每新增10元人民币,有5元是信贷派生出的,而今年每10元新增人民币,8.5元都是信贷派生出的,然而,银行体系严格的资本监管,使其扩张信用的能力已经略显不足,难以给实体经济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以往外汇占款增长较快时央行曾冻结了银行体系内大量流动性,未来外汇占款增长较慢后,央行通过解冻银行头寸向实体经济补充流动性,从银行间市场资金头寸到存款转化的过程依赖于影子银行体系;同时,银行体系每年产生的利润也远远难以弥补维持信贷快速增长所需消耗的资本,于是,银行或者从外部持续补充资本,或者控制资产规模增长速度,将部分持有的资产表外化以节省资本占用,从而创造了对影子银行的需求;此外,影子银行常常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快速成长,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使得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利润空间缩小,银行必须通过提高资产周转率来维持较高的股权回报,从国外的经验看,银行的负债将部分转化为货币市场基金,银行的资产大量证券化进入市场,资金与资产通过中介机构在证券市场对接,而非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于是形成了影子银行体系。所以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也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需求,其功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已经超过了商业银行规模,但在金融危机后其负债规模从20万亿美元下降至15万亿美元,国内的影子银行恰恰在这几年快速发展,但还处于较低水平。“低水平”的第一层意思是说其规模不大,即使认为金融体系内除了银行以外均是影子银行,其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例也不过15%,银行依然控制着85%左右的金融资产,“低水平”的第二层意思是其网络化程度尚浅,基本是依附于银行体系的,现阶段称为“银行影子”似乎比称作“影子银行”更合适。
国内当前规模最大的影子银行-“银行理财资产池”,其资金来源仍然主要靠银行存款转化,银行信贷仍是其持有的主要资产之一,其承担的主要职能也是帮助银行主营业务争夺存款,同时持有银行表内难以消化的信贷资产,所以其看起来更像是银行的影子,这个”影子”与银行主体的交易依然相当频繁,并且常常以保证银行自身业务发展为目标。这样的业务模式与美国影子银行体系有很大不同,美国影子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货币市场基金,运作的主体常常是特殊目的主体,持有的资产主要是标准化的证券。
影子银行应需而生无可厚非,可以说影子银行是一把利器,关键要看怎么用好它。不能因为过往监管的失败而把其视为歪门邪道。期限转换和信用转换意味着风险,但如果说银行体系可以管理好这些风险,凭什么说影子银行体系就不行呢?
适当的监管无疑是重要的,监管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影子银行与银行明确的分割开来,只有如此,才能对其有清晰的监控,否则“影子”与”银行”频繁交易会使得影子银行难以监控,经营目标也容易受到银行主体干扰,只有在法律主体上分割开来,才能及时防范影子银行危机向银行体系扩散,也只有如此,客户才能意识到信用风险,而不是仅指望银行的隐性信用增级。此外,金融市场比资产负债表透明规范很多,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影子银行”比依附于银行体系的”银行影子”透明和规范的多。建立集中统一的资产和资金交易、托管市场,便于充分的数据监测和发布,这能够大大提高影子银行的透明度,提高资产证券化程度,也有助于提高影子银行资产的透明度,将货币市场分散的回购交易升级为集中的三方回购,有助于监控影子银行的杠杆变化,防范流动性危机。
(本文曾发表于财新新世纪周刊)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