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环境动荡的时候,人们才更主意强健体魄,市场波动的时候,机构才会注意到自己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一直以来,我们都喜欢固定回报的资产,简单可预期,但当我们的负债利率开始大幅度浮动,固定回报的资产实际上就变成了风险的来源。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就是资产和负债的利率随市场波动而起伏,当前货币市场利率远远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存款基准利率已经失去意义,市场利率的剧烈波动将带动负债成本大幅波动。利率市场化已经起锚,这意味着,一切拥有金融资产和负债的金融机构或是企业必须管理好自身的利率风险,才可在无锚的环境下乘风破浪,否则只能随波逐流。

在经历了2013年资金面的跌宕起伏之后,很多一心扑在利润而忘记风险敞口的金融机构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亏掉了半年辛苦赚来的息差,金融机构普遍开始关注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敞口,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部门的话语权得以提升。

当市场利率高企,激烈的负债竞争已成事实,银行审慎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似乎和盈利能力已经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实际上,如果完全期限匹配的同业资产和负债,利率甚至出现倒挂,降低流动性风险最多也就是把1个月期限负债对应2年的资产转化为3个月期限负债对应2年资产,这对于流动性风险而言,已经足够审慎,但对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带来的利率风险依然严重暴露,其实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一直如此,甚至前期更为严重,但由于利率市场化的加速,以往稳定的存款现在变得不稳定,以往稳定的负债利率现在也变得步步高涨,市场的利率风险迅速增加,即使保持原有的利率风险敞口也将遭受更严重的冲击。这意味着,依靠同业业务快速扩张资产负债表要么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要么面临严重的利率风险。

期限错配是银行表内业务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短负债、长资产赚取息差,但占存款比例高达30%以上的活期存款原本在银行体系内沉淀,银行只需支付0.35%的活期存款利息,而有了“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产品后,活期资金转而积累在基金体系内,汇聚后再存给银行,这将使得活期存款与较长期限的协议存款收益率相当,向银行套利超过4个百分点,银行短期负债成本急升,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乏力,长期资产提供的收益率也较低,这就使得固定收益市场的期限利差降低,十分平坦的收益率曲线意味着期限错配带来的息差收益很低,可能难以弥补错配带来的利率风险。举个例子来说,在债券市场上流行多年的回购养券业务模式,主要融入短期货币市场资金,投资在长期信用债上,这一组合的夏普比率已经大不如前,目前低于使用利率互换对冲利率风险敞口的组合。当错配收益不足以覆盖错配的风险是,银行应更积极的管理利率风险敞口,吸收更长期负债,或者配置更短期的资产,但长期负债利率极高,短期资产又难觅踪影,当前的环境下,银行增加浮动利率资产或许是更好的选择,特别是银行理财资产池会更容易受到久期错配的冲击,在难以增加负债久期的约束下,增加浮动利率资产就显得更为重要。

当银行的期限利差受到挤压时,一般这意味着资金较为紧张,银行扩张资产规模的能力就会下降,特别是在中国央行执行以量为纲的货币政策框架。这时候无论是资产表外化,还是资产同业化都会受到资金的约束,银行为了维持盈利增长就会开始转向信用利差。部分银行的风险偏好可能会显著增强,以前不敢放的贷款,为了保证利润现在也要放,以前在初期不敢进入的项目,现在还要做成股权的形成进入,以前觉得风险高的并购重组业务,现在也要做产业链重组。甚至部分银行会考虑不做资金中介,而主做信用中介,通过加入自身的信用而进行资产中介业务,提高资产周转率。中国金融体系的特点是资金转移相对简单,信用风险转移非常困难,很多看上去是提高银行资产周转率的表外业务,实质上却是增加杠杆的表内业务,因为信用的实质性转移非常困难。各种表外业务表面上看上去是资产转移,实际上多是资金的转移,而信用风险并未转移,这类业务充斥着暗保兜底,增加了信用链条的长度,一旦出现信用问题又不能像标准的信用违约互换(CDS)执行净额清算,这意味着如果信用转让的链条过长,会成倍的增加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最后形成金融体系的多角债。

既然市场没有给银行提供可以转移信用风险的成熟工具,既然同业非标业务已经突破了信贷额度控制,既然资金利率已经涨到相当高的水平,那么还不如取消信贷额度控制,让大家把信贷类资产光明正大的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上,使用市场化的工具调控信用增长规模,否则猫鼠游戏形成的信用风险可能积聚在暗处难以发现。

在利率大幅上升的环境下,企业投资项目的现值都会出现明显缩水,或者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可能还不如银行理财产品高,出现项目投资不经济的情况,贷款基准利率的代表性将逐步减弱,融资方式也需要考虑长期利率环境的因素。除了利率风险敞口,在经历了8年的人民币升值进程后,企业美元风险敞口也已经积累到了相当的水平,由于美元融资利率比人民币融资利率低3%-4%,又对人民币持续贬值,所以,为了降低融资成本,企业逐步加外汇敞口。企业往往积极管理了长期外汇敞口,而保留了短期外汇敞口,原因在于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强势,而如果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不断增加,或者美元长期利率逐步上行,企业保留的外汇敞口也将是风险之源。

由于利率、汇率市场化推动各种资金价格越来越紧密的跟随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机构持续稳定经营的金融风险已经显著增加。金融机构和各种资产池急需主动管理好自身的利率风险敞口,而监管部门应该疏导机构正确反应信用风险,企业投融资时面临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都应三思而行。

话题:



0

推荐

石磊

石磊

10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吸引子咨询董事长,曾任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2010年、2009年“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年度第一名,路透社专栏撰稿人。

文章